Thursday, August 21, 2014

這趟波蘭之旅的照片整理在這些網路相簿裡。

在波蘭的最後一天一早天上就在下雨。我們在雨中來到舊城南端山丘上曾是波蘭王朝宮廷所在的 Wawel 城堡

照片:小山丘上的 Wawel 城堡

照片:雨中遊客魚貫走入城堡大門

這個城堡沒有套票,買票時得指定人數和要參觀的景點和特展,然後包括指定時段的所有資料會印在一張票上,遊客再拿這張票按時到各個點參觀。我們不想參加王室住所的導覽行程,所以只選了國事廳、珍寶武器展、牆塔和地底通道四個景點。

照片:城堡模型和真的城堡建築

我們先參觀國事廳,裡面不能拍照,所以我們參觀的步調快了很多。國事廳裡的辦公室和王座室等空間裡都沒有太多家具,但是每間房間都有精美的吊燈和描繪聖經或神話故事的的壁毯。有的房間屋緣有著壁畫配合格狀天花板上的金色雕刻,有的房間則是深色圖樣的壁紙配合天花板上的壁畫。王座室的天花板則詭異的裝飾著各行各業的人頭雕像。

照片:城堡建築的中庭

在等待參觀珍寶武器展的空檔我們決定先參觀城堡裡的大教堂。參觀教堂要在不同的售票口買票而且裡面也不能拍照。或許是天氣的關係,金色裝飾著的黑木祭壇和教堂內部空間顯得有些陰沉。遊客可以爬上狹窄的木梯來到教堂的鐘樓俯看克拉科夫舊城的景色。許多王室和一些波蘭詩人的陵寢都在這間教堂裡,而幾間裡拜堂的裝潢則比大廳明亮許多。

照片:城堡裡的大教堂

照片:從教堂鐘樓俯看舊城區

回到城堡主要建築,我們走進珍寶武器展。這邊展示了王室收藏的鐘錶銀器等寶物,也展出從刀劍到槍砲等各個時期的武器,包括幾任教宗賜給王室的寶劍和王袍。有趣的是許多王室的武器看得出來融合了近東地區的回教風格。

我們爬上城牆角落的塔頂俯看城堡和克拉科夫舊城南邊的風景後,走下螺旋梯來到城堡地基裡的洞穴,這裡有一根支撐用的木柱還有一些磚牆,。

照片:從塔樓往東俯看克拉科夫的市景

照片:從塔樓往東俯看克拉科夫的河景

照片:從塔俯看 Wawel 城堡

照片:地基洞穴裡的支撐結構

照片:城堡南緣的城牆

走出洞穴離開城堡,到市場廣場吃過午餐再稍微逛了逛市場和市集裡的紀念品店後,我們也就此結束了這一趟在波蘭的旅程。

照片:市集上的合唱表演

<< 前一天網路相簿 >>

Wednesday, August 20, 2014

今天同樣參加巴士旅行團參觀距離克拉科夫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奧斯維辛比克瑙博物館 (Memorial and Museum Auschwitz-Birkenau),巴士在途中播放了當初俄軍發現這個集中營時拍攝的影片和之後的訪問片段,寫實的影片讓車上所有遊客都調整成肅穆的心情。

但是在集中營博物館的門口下車後的場面其實和想像中的差很多。來這邊參觀的遊客非常多,我們甚至遇到台灣來的旅行團。雖然沒有笑鬧的聲音,場面還是有點吵雜。

我們在集中營的導遊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婆婆,她帶領我們走進奧斯維辛一號營 (Auschwitz I) 的門口,走過排列整齊的兩層樓紅磚建築,她向我們解釋這些建築本來是波蘭的軍營,後來被德軍徵用為集中營。

照片:走入奧斯維辛一號營

照片:原本是軍營的紅磚營房

照片:營房建築中間的鐵絲網走道

照片:營區裡面的瞭望哨

她帶我們走進幾間建築裡的展示室。第一間建築裡主要以圖板和照片介紹集中營的歷史,而二樓的一個房間裡放滿了當年德軍從女性囚犯頭上剃下的頭髮。第二間建築的房間裡集中展示了從抵達集中營的猶太人和其他囚犯身上徵收的眼鏡、鞋子和行李箱等物件。第三間建築裡則保存了當年的囚室,包括一般的囚犯寢室和地下室裡一平方公尺要站四個人的禁閉室。

照片:遊客邊看展示邊聽導遊述說集中營的歷史

照片:囚犯進入集中營時被取下的鏡架

照片:囚犯進入集中營時繳出的行囊

照片:一個床位要擠三個囚犯的營房

照片:浴室洗澡間上囚犯畫的壁畫

她最後帶我們來到一號營裡的焚化廠,向我們再解釋了一次當年德軍工業化滅絕猶太人、吉普賽人和同性戀等不符合第三帝國理想社會形象的人的流程,然後帶我們走過毒氣室和焚化爐。雖然曾在電影和書上看過這些場景,親身走過這些空間還是會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

照片:奧斯維辛一號營裡的焚化廠

接著我們搭原巴士來到一點五公里外的奧斯維辛-比克瑙二號營 (Auschwitz-Birkenau II)。這裡是一號營無法收容更多囚犯之後新設置的營區,佔地遠大於一號營,也是大部分電影裡描繪的納粹集中營。

照片:奧斯維辛-比克瑙二號營的火車入口

照片:幅員遼闊的奧斯維辛-比克瑙二號營

老婆婆帶我們沿著二號營中央的鐵軌走到二號營中間將營區左半邊的鐵門稍做介紹後,再帶我們走到營區盡頭向我們介紹左右兩邊各一座德軍撤退時摧毀的焚化廠。雖然在電影裡的焚化廠是很具威脅性的建築物,但是其實這些極有效率的滅絕工場比二號營裡的一間營房還小。

照片:二號營裡許多建築現在只剩下支架

照片:營區的鐵門和當時的照片

照片:當年用來運送囚犯的火車車廂

照片:二號營理焚化廠的廢墟

她繼續帶我們參觀二號營裡的一層樓磚造營房。由於這些建築本來就是設計為囚犯的生活空間,所以裡面的環境簡陋而粗糙,遠差於一號營裡的營房。可惜的是導覽行程沒有帶我們去參觀右邊營區裡的木造營房。

照片:二號營裡的紅磚營房

照片:紅磚營房裡惡劣的生活環境

照片:二號營裡的木造營房

她結束導覽行程的結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年內波蘭政府就決定要將這裡保留為博物館,警惕後世人們不要重蹈覆轍。在二戰結束即將滿六十年的今天,在晴朗涼爽的天氣裡和眾多遊客走在這兩個營區裡,其實有點像是校外教學的行程 ,只希望人們有足夠的智慧維持這一段難得的和平。

照片:願人類記得歷史的教訓

<< 前一天下一天 >>

Tuesday, August 19, 2014

既然自己去到當地還是得和別的遊客一起參加導覽團,我們決定參加巴士旅行團參觀克拉克夫近郊的維利奇卡鹽礦 (Wieliczka Salt Mine)。鹽礦坑道裡開闢了礦工路線等許多條遊覽路線,而我們參觀的是最熱門的觀光客路線。

照片:鹽礦的入口在這棟建築裡

在一陣兵荒馬亂的分組和等待之後,我們這一團獲得優待直接搭電梯來到地下六十多公尺的第一層礦坑。走過有時周圍有木頭棚架,有時就是裸露的鹽礦的通道,這一層的礦坑裡有哥白尼和波蘭公主及國王的鹽礦雕像,但是主要是以實物模型介紹舊時開採鹽礦的辛苦。

照片:鹽礦裡的狹窄通道

照片:描述波蘭公主聖金加的傳說的雕像

照片:早期獸力輸送鹽礦機具的實物模型

照片:下一個導覽團緊跟著我們的腳步

走下木頭階梯棧道來到地下一百多公尺深的第二層礦坑。一抵達這一層就是一間小禮拜堂,但是接下來的聖金加禮拜堂 (Chapel of St Kinga) 才是這條路線的重頭戲。整個禮拜堂裡面包括祭壇和牆上的浮雕都是由三個礦工在鹽礦上雕刻出來的,雖然不是專業雕刻師,他們的雕工其實相當不俗。這裡也是全路線裡唯一需要額外購買攝影許可的地方。

照片:通往第二層礦坑的木製階梯

照片:兩層礦坑間的小精靈雕像

照片:鹽晶吊燈和全鹽雕的祭壇

照片:鹽礦上的最後的晚餐浮雕

舊時參觀鹽礦的階梯入口也在第二層礦坑裡,導遊戲稱這個廣大礦坑裡的木頭結構就是魔戒小說裡矮人礦坑的原型。這一層礦坑裡有兩個人工鹽水湖,第二個鹽水湖裡還有以蕭邦音樂為背景的聲光秀。

照片:人工湖裡是完全飽和的鹽水

照片:礦坑裡的繁複木頭支架

照片:配合古典樂的鹽湖燈光秀

繼續往下來到一百六十多公尺深的第三層礦坑。這一層的路線也是從一個鹽水湖開始,然後導遊帶我們到一個房間看過投影在鹽壁上的聲光秀後,帶我們到一個有紀念品店的大礦坑。在這裡導遊開放我們自行參觀剩下的幾個房間,最後集合所有人搭電梯回到地面。

照片:鹽礦裡的第三個人工湖

照片:開設在鹽礦裡的紀念品店

照片:鹽礦裡的宴會廳

照片:鹽礦裡的第三個裡拜堂

地面上正下著大雨,懶得帶雨傘的我們淋雨走回停車場,搭上巴士回到克拉科夫。我們回旅館整理好儀容後,走到舊城一間隱密在建築中庭裡的食堂吃遲了的午餐,順便看看雨中的市場廣場。

照片:雨中的市場廣場和聖瑪莉教堂

照片:倒影映射在地面的市場建築

雨還是斷斷續續的下,而其實今天的行程就只有參觀鹽礦,所以我們回到車站旁的購物中心逛逛,消磨今天剩下的時間。

照片:克拉科夫車站和旁邊的玻璃帷幕購物中心

照片:購物中心前正在充電的電動公車

<< 前一天下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