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9, 2008

特拉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uare) 邊上的國家畫廊 (National Gallery) 是倫敦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但是前兩次來英國都沒有來這邊參觀,所以今天一早就到國家畫廊報到。從地鐵站出來,走到特拉法加廣場上,一直覺得這邊少了什麼東西,看到站在廣場邊上的馴鷹師,這才發現廣場上一隻鴿子都沒有,廣場和周圍的雕像也因此乾淨很多。

照片:這就是廣場上看不到鴿子的原因



照片:館藏豐富的國家畫廊 (館內不准照相)



國家畫廊的展覽室依年代區分為三大區塊,每個區塊裡的展示室再依地點區分。十六世紀的展覽室裡面展出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因此大部分的展覽室的主題都是義大利的各個城市或省份。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達文西的畫作都可以在這邊看到,可是他們的作品沒有想像中的多,大部分的畫作都是比較沒有名氣的畫家筆下的聖經和神話故事。十七世紀的繪畫除了聖經和羅馬神話故事之外,畫的主題也慢慢擴展到人像、靜物和風景畫。這個時期最有名的畫家是林布蘭,因此有四五間展覽室裡都見得到他的作品。

十八、十九世紀的繪畫風格從寫實主義轉變到印象派的畫作,畫家聚集的地方也從義大利轉換到法國。一般介紹西洋美術史的時候通常都不會提到英國的畫家,但是既然是英國的國家畫廊,這邊當然特別開闢幾間展覽室專門展出這個時期英國畫家的繪畫。莫內、梵谷和雷諾瓦的繪畫當然是這個時期的展示重點。由於梵谷和莫內都有重複畫同一個主題的習慣,所以梵谷的向日葵和莫內的水仙在這邊也可以看到。

國家藝廊還有一個側翼,裡面展出的則是十四、十五世紀的繪畫。這個時期的繪畫當然是以宗教為主題,事實上,這個側翼裡展出的許多作品根本就直接把繪製著宗教主題的木製祭壇陳列在展覽室裡。在這邊可以看到貝里尼和波地伽利的作品,可是老實說,雖然聽過他們的名字,對他們的作品其實一點也不熟悉。

國家畫廊後面是國家肖像畫廊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顧名思義,這邊展出的都是人物的肖像。國家肖像畫廊也是依年代區分展覽主題的,從都鐸王朝開始,展出英國各個朝代王室、貴族和社會士紳的肖像畫。走過這邊的展覽是就像是在上英國的歷史課一樣,雖然二十世紀中葉之前除了幾個比較有名的國王以及莎士比亞這種家喻戶曉的名人之外,我知道名字的反而都是英國比較有名氣的科學家,所以看到後來其實是在研究畫像中人物戴的假髮。

二十世紀以後的肖像慢慢從繪畫轉變為照或甚至是影片。只是除了英國現在的王室和幾個比較有名的首相之外,我叫得出名字的只有一些已經受封爵位的英國演員。有趣的是,這邊展出的大衛‧貝可漢的肖像居然是一段他在睡覺的影片。

照片:館藏沒那麼豐富的國家人像畫廊 (館內同樣不准照相)



看了一天的畫,為了換換口味,今天最後來到柯芬園 (Covent Garden) 邊上的倫敦交通博物館 (London Transport Museum)。八年前第一次來這邊參觀的時候,博物館裡面其實相當陰暗陳舊。這次在交通博物館經過整修翻新後再次拜訪,裡面的陳設果然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原本的馬車、火車、地鐵和巴士的實物展示都還在,可是介紹的文字看板改成了觸控式的電腦螢幕,所以館內有更多的空間介紹倫敦大眾運輸的不同面相。而除了介紹倫敦交通的歷史之外,這邊也新增了許多介紹倫敦交通未來的展望 (個人最感興趣的是倫敦的地鐵車廂總算開始要裝上空調了!)。

照片:街頭藝人正在柯芬園前的廣場表演遙控車特技



照片:交通博物館內收藏了倫敦各個年代的公車



照片:全新的地鐵駕駛模擬器 (控制板上的按鈕真的有用處)



繞到柯芬園附近的一家有名的炸魚薯條店吃了份炸魚薯條當晚餐,晚上到女王劇院 (Queen's Theatre) 看『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音樂劇。這是個人最喜歡的一齣音樂劇,所以雖然四年前來倫敦時已經在王宮劇院 (Palace Theatre) 看過,這次來倫敦還是不能錯過再看一次的機會,而且這次的演出比之前看的精采很多,謝幕時幾乎是全場起立鼓掌。

照片:炸魚薯條是英國的傳統食物



照片:『悲慘世界』已經在這個劇場演出四年多了



照片:深夜的皮卡迪利圓環 (Piccadilly Circus) 依舊非常熱鬧



前一天 | 下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