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5, 2006

來美國的台灣同事一定會買 Coach 的包包,來美國的台灣同事也一定會去 Gilroy 的 Premium Outlet 的 Coach 工廠直營店。

今天由我一個人擔任導遊的工作,早上到公司的停車場和同事集合,他們在公司內外到處拍照,拍的連公司警衛都過來關切一下。

然後就開車往南到一個鐘頭左右車程的 Gilory,展開一天的購物行程。車子直接停在 Coach 的門口,一堆人拿著手上的採購清單走進店裡,這邊的店員都是講英文,但是店內的顧客有七八成都是講中文,還夾雜著幾句台語。

同事們提著大包小包的購物袋走出 Coach,繼續到分布在四個街區的名牌商店裡逛街購物,直到下午兩點半才心滿意足的 (也有點依依不捨的) 離開。

然後再開一個半小時的車往北帶他們到史丹福購物中心 (Stanford Shopping Center)。導遊我在這邊同樣放牛吃草,讓他們各自逛喜歡的商店。

最後帶他們到史丹福大學的校園。其實上週三晚上帶他們到 Palo Alto 的鴨子閣吃北京烤鴨後,已經帶他們到史丹福校園夜遊過 (還看到浣熊在路上跑),這次同事要求在白天重遊史丹福的目的是為了拍照。

照片:羅丹的雕像「加萊的義民」(Burghers of Calais)



所以遊覽校園的路線基本上還是一樣的,車子停在橢圓形草坪 (The Oval) 外圍的車道邊 (草坪上有人在打排球,看的有點手癢),從 Memorial Court 走到 Main Quad。Memorial Church 週日下午的彌撒剛結束,我們也就隨著遊客的人潮走進教堂裡面參觀,雖然教堂內有點鬧哄哄的,下午的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照進室內,還是有一股莊嚴的感覺。

照片:Memorial Church 的彩繪玻璃



從教堂後面走到史丹福書店,書店已經打烊了,還好同事剛剛在史丹福購物中心的史丹福書店分店就已經買好紀念品了。繞過胡佛塔 (Hoover Tower) 下面走回停車的地方,再開車帶他們到羅丹雕塑公園看看,就此結束我這一天的導遊工作。

照片:史丹佛的鐘塔



前一天 | 下一個週末

Saturday, June 24, 2006

上週三晚上台灣來了五個同為研發工程師的同事,可是上週末我另有計畫,沒辦法陪他們 (結果上週六 Wayne 帶他們去優勝美地一日遊,早上六點出發,凌晨一點半才回來),所以今天我和 Wayne 各開一台車,帶他們到舊金山市區一日遊。

本來第一站是要到雙峰 (Twin Peak) 上去俯瞰舊金山市景的,可是今天霧太大,整個山頂都籠罩在雲霧中,只好到第二站金門大橋 (Golden Gate Bridge) 去,只能說他們運氣不好,從橋頭的公園連大橋連接陸地的地方都看不到。至少位在地表的藝術宮 (Palace of Fine Art) 沒有讓大家失望。然後我們來到花街 (Lombard Street),來這邊三次了,這次總算看到花街花團錦簇的樣子。

照片:這才是名符其實的花街



中午我們從舊金山市的東邊開車到舊金山市西邊的上海飽餃店吃小籠包和點心,吃飽午餐之後我們繞到陣亡將士紀念館 (Legion of Honor),本來是想說如果霧散了,可以到我上次去過的 Land's End 遠眺金門大橋,結果霧一點都沒有散開的樣子。再開車到西北邊的漁人碼頭,這邊天氣已經放晴了,路上遊客很多,也有很多街頭藝人在表演。

看天氣不錯,我們開車經過掛滿彩虹旗的卡斯楚區 (Castro) 來到雙峰,但是山頂上還是雲霧瀰漫 (同事說很像在大屯山區開車),只能趁偶爾霧散開時趁機看一下市景。

照片:霧中的舊金山



來到中國城 (China Town),一路走到聯合廣場,一堆人在 Coach 旗艦店和 North Face 旗艦店逛了不少時間。晚上在附近的美式餐廳吃漢堡和三明治,服務生會講一些中文,所以我們中英文夾雜著點餐。

照片:中國城的牌樓



照片:今年正好是舊金山大地震一百週年



回聖荷西前,Wayne 帶我們走到海灣大橋 (Bay Bridge) 中間的金銀島 (Treasure Island) 看舊金山的夜景。一整天下來的結論是,我們今天在舊金山開車逛大街。

照片:舊金山的夜景,超低空雲層覆蓋整座城市。



前一個週末 | 下一天

Sunday, June 18, 2006

早上九點離開旅館之後我就直接開車離開匹茲堡,開上 70 號州際公路前進鄰州一百八十哩外的哥倫布市 (Columbus)

十一點半左右開下交流道進入市區。在美國巡迴展出的「星際大戰:當科學遇見想像」(Star Wars: When Science Meets Imagination) 展覽兩週前剛在哥倫布市的 COSI 科學博物館開幕,託 Oscar 的福,讓我有機會來這邊參觀。

照片:這就是我這一趟美東行的第二目的



照片:地球會自轉是定律,科學博物館要有傅科擺也是定律



展覽當然是以星際大戰的道具和服裝為主,這裡展示了許多電影拍攝過程中使用的模型和服裝。但是看到這邊許多運用嶄新技術設計的科學教育互動遊戲,我願意相信星際大戰的道具是為了吸引更多人接觸最新科技的糖衣。

照片:坐進千年鷹號是所有星際大戰迷的夢想



照片:R2-D2 和 C-3PO 這兩個機器人都名列卡耐基美隆大學的機器人名人堂



交通運輸和機器人是這個展覽的兩大科學主題 (星際大戰的部分雖然稍微有依照這兩個主題分類,但是現場也有展出許多完全無關的物品)。交通的部份有可以親自坐上去操作的單人氣墊船,有磁浮軌道讓人測試自己建造的磁浮載具,也有逼真的「千年鷹號」(Millennium Falcon) 駕駛艙,讓人做在駕駛的位置上進行一趟星際之旅。機器人的部份則有運用影像辨識技術的互動桌上型遊戲,可程式化的小機器人,小型劇場裡則介紹真實世界中機器人科技的演進。

照片:電腦會依照塑膠片上的圖案演算出虛擬地圖上建築的相對位置



照片:機器人劇場裡 C-3PO 和地球上的機器人進行互動



走在一屋子星際大戰迷裡面感受非常特別,有爸爸指著牆上的海報逐一敎導三四歲的兒子電影人物名字的發音,也有工作人員告訴隊伍裡的人開幕那個週末整個展覽室都是穿著星際大戰服裝的影迷是多麼令人感動的體驗,而穿著全副盔甲的星戰迷又是多受小朋友歡迎。整個說來,雖然去年在新加坡參觀的星際大戰展覽裡電影的道具比較多,但是我更喜歡這邊眾多的科技玩具。

照片:PDA 裡的多媒體導覽



照片:個別操作機器人腳上的關節,才會知道用雙腳走路有多困難



走出展覽,也沒有在哥倫布市多做逗留,直接開車到哥倫布國際機場搭飛機回聖荷西。在丹佛轉機走進登機門時外面開始下起大顆的雨滴,我心裡開始嘀咕該不會這次在丹佛又要被雷雨拖延起飛的時間,結果雖然雨勢沒有變大,但是為了等幾個轉機的旅客,還是在座位上多坐了半個小時飛機才起飛。

照片:哥倫布市景



前一天 | 下一個週末

Saturday, June 17, 2006

有人說人醒著的時間裡有三分之一是花在從一點移動到另一點的交通上,我這個週末的行程可是百分之百應證了這種說法。

之前在台灣就跟 Maureen 說好,如果她小孩出生時我人還在美國,我就飛去匹茲堡 (Pittsburgh) 看她們。小 Oscar 在三個多禮拜前出生,所以我當然要說話算話了。

早上五點多到聖荷西機場搭六點半的飛機往丹佛 (Denver),然後轉搭往匹茲堡的飛機。我在美東時間下午四點多抵達匹茲堡機場 (美東時間比太平洋時間快三個小時),想說匹茲堡路不熟,所以在機場租了一台有 GPS 導航的 Toyota Camry。上車輸入 Maureen 家的地址之後,跟著導航系統的指示很順利的進入匹茲堡市中心 (從南邊進入匹茲堡會先經過一段隧道,一出隧道就是一座黃色鐵橋,從這裡可以看到市中心的建築和河流上的其他橋樑,相當特別)。

可是接下來導航系統帶我走過一些偏僻的小路,然後在南邊黑人區裡面宣佈我抵達目的地了。這邊完全不像 Maureen 形容她們家的樣子,只好打電話向 Maureen 和 Joe 求救,果然導航系統有問題,最後還是靠 Maureen 夫婦在家查地圖的人工語音導航,加上 Joe 開車出來接我,才順利到達她們家。

Maureen 的媽媽和弟弟現在待在這邊幫忙,公寓裡還有 Maureen 封為保母一號的同學。我們坐在桌邊吃剛剛 Joe 在路上外帶回來的晚餐,聊天的話題最後總是會轉回 Oscar 身上。

吃的差不多了,Oscar 正好起床,哭著要東西吃,Maureen 一家忙進忙出的哄 Oscar、準備奶瓶。Oscar 胖嘟嘟的有雙下巴,有一對漂亮的大眼睛,伸懶腰和笑的時候非常可愛。趁著 Maureen 在餵 Oscar,Joe 開啟電腦的檔案夾對我展示 Oscar 出生以來每一天的影像紀錄。

雖然初為人父母的兩個人都一臉倦容,Maureen 和 Joe 還是很熱心的帶我到匹茲堡市區參觀,向我介紹匹茲堡大學、卡耐基美隆大學和 Duquesne 大學的建築 (還有河邊風景絕佳、設備一流的監獄大廈)。最後車子停在河南邊的山丘上,我們走到附近的纜車站,欣賞匹茲堡出名的夜景。

照片:匹茲堡建城在兩條河流匯集處。河岸邊的球場裡大聯盟比賽正熱烈的進行著。


前一個週末 | 下一天

Saturday, June 10, 2006

車子開在 280 號州際公路上,天空很晴朗,但是濃厚的雲霧不斷從西邊山脈的山頂湧入。果然在快到舊金山市區時,車子開進霧區之中,整個舊金山市區都籠罩在厚重的雲層下面。

昨天晚上才在電影院裡看「X戰警:最後戰役」(X-Man: The Last Stand),金門大橋在電影結尾被整座拔起,因此開過金門大橋時有一種蠻有趣的感覺。開過金門大橋之後,我把車停在觀景區,看看霧中的金門大橋。

照片:霧中的金門大橋




繼續開到金門國家康樂區 (Golden Gate National Recreational Area,康樂區是這邊的中文傳單上的官方翻譯,不是我亂翻) 的馬連縣陸岬 (Marin Headland) 遊客中心。有點失望的發現這邊的勝利女神飛彈基地 (Nike Missile Site) 沒有開放,波尼塔角燈塔 (Point Bonita Lighthouse) 則下午才開放,只好放棄這邊,開回 101 號公路。

照片:勝利女神飛彈曾是台灣國慶閱兵的常客



再次來到舒茲博物館 (Charles M. Schulz Museum),為的是上個周末才剛開幕的「小而美:伍兹塔克特展」(Woodstock: Small is Beautiful)。之前在明尼蘇達聖保羅市 (St. Paul, Minnesota) 舉辦的史努比角色彩繪雕像展移師到加州聖塔羅莎市 (Santa Rosa) 舉行後,今年的主題「2006 伍兹塔克的暑假」(The Summer of Woodstock 2006) 就是以史奴比的羽毛夥伴為主角,七十多個伍兹塔克的彩繪雕像散佈在整個聖塔羅莎市區中。

照片:舒茲博物館周圍的伍兹塔克彩繪雕像



在溫暖小狗餐坊 (Warm Puppy Cafe) 吃過午餐,逛過史努比商店後,買票走進博物館。一樓的特展室裡精選的漫畫原稿突顯史努比和伍兹塔克一狗一鳥之間的深厚友誼,牆邊的櫥窗裡展出五十年來這隻黃色小鳥的周邊商品,特展室旁的挑高休息室則有一串風箏,風箏上的圖案呈現數十年來史努比漫畫中鳥類角色外型的演進。風箏正好也是畫廊中漫畫原畫的主題「風箏的麻煩」,這邊的漫畫原稿展示的主題當然是從來都放不好風箏的查理布朗歷年來愈到的麻煩 (介紹文字裡還特別提到博物館庭院裡的那棵吃風箏的樹)。

照片:史奴比特餐是裝在史奴比的食物碟裡上菜的



照片:來到聖塔羅莎的市中心,果然可以看到伍兹塔克的彩繪雕像



照片:街上也有以伍兹塔克為主題的櫥窗展示



回到舊金山市區,會想到 Land’s End 來是因為覺得這個地名帶有一點詩意。從戰士紀念館 (Legion of Honor) 旁的道路盡頭的步道一路向下走,雜草叢生的步道可以看出這邊不是一個熱門景點,但是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當地人在這邊散步運動和溜狗,偶爾也看的到幾個拿著相機的遊客。走到步道盡頭峭壁邊上的平台,海風很強,天空陰陰的,金門大橋仍然籠罩在霧中。天氣晴朗時從這邊瞭望金門大橋和海灣對岸的視野一定很好。

照片:貨輪穿過金門大橋下面



照片:海灣中孤立的人工建築成了海鳥的棲息地。在這邊可以看到成群的鵜鶘飛過



照片:Mile Rock Beach 海角步道盡頭地上的迷宮



開車穿過金門國家康樂區的 Presidio 軍營,Presidio 最東邊的角落裡幾棟嶄新的建築物組成賴特曼數位藝術中心 (Letterman Digital Art Center),喬治盧卡師旗下的盧卡斯影業 (Lucasfilms)、盧卡斯數位 (Lucas Digital) 和盧卡斯藝術 (LucasArts) 三家橫跨電影和遊戲產業的公司去年才搬到這個公園角落裡的開放空間裡。對這幾家公司的作品如數家珍的我走在這個園區裡,有一點朝聖的感覺。

照片:盧卡斯電影王國的新家



照片:噴泉上的絕地大師尤達 (Yoda) 的雕像



前一個週末 | 下一個週末

Sunday, June 04, 2006

早上來到派克市場 (Pike Place Market),世界上第一家星巴克 (Starbucks) 就是 1971 年在這裡開始營業的。店裡面除了真的就是進來買杯咖啡的顧客之外,也有很多跟我一樣是慕名而來的遊客。所以和美國大部分星巴克分店不一樣,元祖星巴克本店裡有賣很多紀念品。

照片:這一家市場裡的小店後來征服大部分已開發國家



照片:曾有一則報導說,有個美國人成功的喝遍世界上每一家星巴克分店 (根據這張地圖,台灣的星巴克分店比整個歐陸還多....)



買了一杯香草拿鐵走到街上,市場這個周末有市集,許多販賣手工自製藝品的攤位在街上一路擺開,還有街頭藝人現場表演,吸引很多人潮。慢步瀏覽過市集裡賣的東西之後,派克市場裡面販賣許多生鮮食品,市場樓下的地下夾層商場 (Underground Mezzanines) 裡也有很多獨立個性商店,都很值得逛逛。

照片:魚店員工半開玩笑的對圍觀的遊客吆暍:「有誰來魚市場是來買魚的嗎?」



照片:走在市場裡,突然聞到這家店傳出濃郁的豆漿香味



照片:整修中的西雅圖藝術博物館 (Seattle Art Museum,簡稱 SAM)



沿著第一大道走到拓荒者廣場 (Pioneer Square),這一塊區域是當年西雅圖靠著阿拉斯加掏金熱而開始發展的地方,街區裡的紅磚建築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這裡有一家艾略特灣書店 (Elliot Bay Bookstore),店裡的藏書豐富而且店員相當親切,走在嘎吱響的古老木頭地板和樓梯上,瀏覽書架上店員手寫的書評,對愛書人來說是很享受的一件事。

照片:艾略特灣書店裡有著歲月痕跡的紅磚牆壁和木頭地板



照片:書店裡連星際大戰的小說都有書評



沿著地圖卻找不到克隆戴掏金熱國家歷史公園 (Klondike Gold Rush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結果卻在第二大道的街角看到國家公園的標誌,原來這個國家公園的西雅圖分部剛剛搬家,博物館裡的展示品都還在整理,只有幾幅介紹和模型放在博物館的入口供人免費參觀。

照片:拓荒者廣場附近的街車車站,街車也是整修中暫停營運,讓我更加懷疑這些以觀光客為主的交通工具停駛的真正原因是乘客不足....



走回街上,外面正在下雨,冒雨走到車站,搭公車到位於波音公司總部的飛航博物館 (Museum of Flight)。既然是波音成立的博物館,展覽的重點之一當然是波音公司的歷史,還有波音公司對航太發展的貢獻。

照片:當年用來設計 B-17 和 B-29 轟炸機的風洞模型



在博物館側翼的建築裡的兩個樓層分別展示一次世界大戰和二次世界大戰中歐美日各國的著名戰機。可惜的是這邊陳列的都是單人戰機,波音在二戰時期生產的轟炸機 B-17 和 B-29 這邊都看不到....

照片:飛虎隊的戰機



在博物館碩大的主展覽間裡陳列了許多噴射機,最引人注意的當然是極速超過三馬赫的 SR-71 黑鳥偵察機,其他如 F-4、F-5 和 F-101 (台灣空軍曾經採用後面這兩個機型) 這邊也可以看到。倒是 AV-8B 和 F-14 等現代戰機都擺在博物館外面的草坪上吸引遊客,相當耐人尋味。

照片:走進主展覽間,突然想到宮崎駿的『紅豬』電影裡的一幕....



照片:坐進駕駛艙過過乾癮



博物館馬路對面有一個航空公園,波音 737 的測試機和波音 747 的原型機都停放在這邊。這個公園保存著一架從英國航空退役的協和式客機,遊客可以進入機艙參觀。特別的是,遊客也可以登上已經退役的上一代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裡面參觀。這一架改裝自波音 737 客機的空軍一號裡面的裝潢其實相當簡樸,完全比不上現在服役中,改裝自波音 747 客機的空軍一號。

照片:協和式客機裡狹窄的座艙



離開飛行博物館,我繼續搭公車到西雅圖機場,搭飛機回聖荷西。不知道是氣流太強還是駕駛以前是戰機飛行員,客機進場時一路都有失重的感覺,著陸前機身不斷搖晃,而且飛機從跑道一路高速飆到停機坪....

前一天 | 下一個週末

Saturday, June 03, 2006

昨天晚上送我媽去舊金山機場搭飛機回台灣,今天一早我和我妹也到聖荷西機場報到。我妹要搭飛機回伯明罕,我則是要開始我的西雅圖 (Seattle) 二日遊。一家三口同一個時間在三台飛機上飛往不同的地點,也算是件相當特別的事吧....

我搭乘的阿拉斯加航空的班機十一點剛過降落在台地上的西雅圖國際機場,下飛機走到計程車招呼站,正好有人在等人共乘計程車到市中心,想說反正行李只有一個書包,那就省點錢一起坐到市中心好了。

我在西雅圖住的旅館是 Hotel Max,這是一間走現代藝術風格的精品旅館,旅館的大廳採紅黑色系的裝潢,每間房間的房門則都是一整幅的黑白藝術照片。

照片:Hotel Max 房間大門的裝飾照片



照片:Hotel Max 的房間內部



在旅館安頓好之後,本來想走到單軌電車 (Monorail) 車站搭高架電車到西雅圖中心 (Seattle Center) 去的,結果走到月台才發現電車機械故障,暫時不開放。抬頭看看西雅圖中心的地標太空針 (Space Needle) 並不會太遠,索性走路過去。

照片:單軌電車的軌道 (其實我私下懷疑電車停駛的原因是遊客不夠多,電車營運不符成本)



買票搭電梯到一百五十多公尺高的觀景甲板,電梯操作員趁著不到一分半鐘的時間一口氣講完這座塔的歷史。走到外圍的露天觀景台,往南看可以看到西雅圖的市中心和遠處的雷尼爾山 (Mount Rainier),往西是艾略特灣 (Elliot Bay) 的港口,往北可以看到安妮皇后高地 (Queen Anne Hill) 和聯合湖 (Lake Union),往西則可以遠眺微軟企業總部所在地的瑞德蒙 (Redmond)。這邊室內有一台電漿電視即時播放塔頂攝影機拍攝的畫面,遊客可以用搖桿和按鈕控制攝影機的角度和距離,可惜人太多,沒有玩到。

照片:太空針



照片:走在觀景台外檢視建築結構的工作人員和遊客有說有笑的



照片:『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 的船屋就在聯合湖邊



保羅‧艾倫 (Paul Allen) 是微軟創辦人之一,他在西雅圖中心這裡開設兩個博物館展示他的興趣和收藏。介紹搖滾樂的音樂體驗館 (Experience Music Project) 是比較著名的一個,不過個人比較有興趣的是同一棟建築隔壁的科幻博物館暨名人堂 (Science Fiction Museum and Hall of Fame)

從二樓進入科幻博物館,這邊的主題是「如果」(What If),所有的科幻故事都是從這兩個字開始的,藉由不同的問題和假設,引申出不同的科幻故事類型,展示相關的小說、漫畫和電影道具。二樓的另一角則介紹科幻故事的年表和社會演變對科幻故事的影響 (也有提到熱衷的科幻迷),對這個領域有貢獻的作家和導演則列名在這邊的名人堂裡。

走到一樓的樓梯間裡都是科幻電影的海報。一樓這邊幾乎完全都是科幻電影和影集的天下,分門別類的展示拍攝電影和影集時所使用的服裝、武器、模型等道具。這邊有一個虛擬觀景窗,把許多著名影集的太空船全部湊在一起,隨機從觀景窗外飛過,觀景窗前則有三個觸控螢幕可以查詢這些太空船的資料。在另外一個放映室裡,透過『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和『駭客任務』(The Matrix) 等電影介紹不同年代對未來世界的描繪。

有趣的是,除了美國的科幻故事之外,這邊偶爾也看的到日本的科幻卡通的介紹。走在博物館裡,瀏覽許多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電影和影集裡面的道具,聽著耳熟能詳的音樂和音效,一邊猜這些道具出自那一部電影,一邊希望館內有更多展覽品。結果最後在博物館的出口有一個投票箱,要遊客用現金票選希望增加哪一部電影的館藏,看到我有點哭笑不得。

照片:科幻博物館的入口



照片:音樂體驗館



走出科幻博物館,我沿原路走回市中心,逛逛 Pike 街和 Pine 街上的精品旗艦店,然後到 Westlake Center 和 Pacific Place 這兩個購物中心裡面去走走,晚餐就在 Pacific Place 四樓的漢堡店吃漢堡和洋蔥圈。

照片:本來突發奇想的想拍下路上經過的每家星巴克 (Starbucks) 分店,後來發現分店太多,只好作罷




其實早在兩個半月前我還在台灣時就已經計畫這個周末要來西雅圖了,原因就是美國巡迴演出的『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這兩週正好在西雅圖演出。拿著兩個多月前訂到的票走到以中國的畫樑雕柱風格裝飾的第五街戲院 (The 5th Avenue Theatre),再次投入到這齣音樂劇的世界中 (可是老實說,聽到美國口音而不是熟悉的英國口音,偶而會讓我分心....)

照片:今晚是『悲慘世界』在西雅圖演出的倒數第二場,門票銷售一空



前一個週末 | 下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