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坐上地下鐵 U-Bahn,再走一段路來到查理檢查哨博物館 (Checkpoint Charlie),門口已經有很多觀光客在排隊了。這個博物館的門票和昨天的柏林的故事博物館一樣,遊客自己用門口的機器掃描過門票上的條碼就可以進去了。
德國二次大戰以後被美英法俄瓜分成東西德兩個國家,而西柏林也因此成為鐵幕後方的資本主義孤島的這段歷史,以各個共產國家成功或失敗的對抗政府的極權統治的事績 (包括天安門事件) 在這邊都有稍微提到。以諷刺、抽象或寫實的風格呈現這個劃分為兩個世界的城市的畫作也是這裡的展示主題之一。不過這個博物館最吸引人的還是東德人怎麼千方百計的越過柏林圍牆逃到西方的故事。人們異想天開的用熱汽球、自製的輕航機和滑翔翼、加了夾層的汽車和大型機械、以及最原始的挖地道等方法嘗試著越過柏林圍牆。透過成功者當時使用的物品,博物館裡重述了他們逃向自由的冒險事蹟。
設在馬路中間的檢查哨亭還在,穿著美軍憲兵制服的女演員舉著美國國旗兜攬觀光客和她合照。
恐怖的影像 (Topographie des Terror) 這個開放的露天展示空間裡一幅幅的照片記錄了德國國家社會黨 (納粹 Nazi 的全名) 的興起,納粹德國的重要人物和二次大戰時期納粹的種種作為等。可是這個展示其實有些名不符實,因為這邊基本上沒有什麼真正駭人的照片。
緊鄰著恐怖的影像這個展示空間的是一段柏林圍牆的遺跡,頹圮的牆上佈滿塗鴉。
本來以為柏林猶太博物館 (Judisches Museum Berlin) 裡會是以二次大戰時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殘酷作為為主題的,沒想到大屠殺的歷史相對來說在這邊被淡化很多。或許真的如同博物館的介紹所說,要德國真正能夠面對這一段現實,還需要一段時間。因此猶太博物館從羅馬帝國時期開始,簡單介紹這個在各方面都有傑出表現,但是卻因為基督教的興起而一再被排擠的種族的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安妮日記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這本書在簡述二次大戰的歷史的展覽室中有特別的介紹。倒是博物館裡完全沒有介紹當代猶太人在世界上的傑出表現,頗耐人尋味。
今天的第四個博物館是德國柏林科技博物館 (Deutsches Technikmuseum Berlin)。這是我在柏林逛的第一個大型博物館,也就是說可以在裡面消磨幾個小時。可是也是在這裡我第一次碰到語言的問題,之前去的幾個博物館的解說都有德英對照,可是這裡的說明清一色都只有德文。好在這裡介紹的主題我都還算熟,不看文字說明也猜的到在講什麼。
博物館的舊大樓裡放的是光、電、磁、力學等基礎物理學的介紹實驗,實驗看起來蠻有趣的,不過反正知道在講哪些原理,就沒親手去玩玩看了。舊大樓後面的倉庫裡保存了很多古董車。
新大樓的前棟展示許多機械,包括古老的電腦和古老的記憶體,明明是不到五十年前的機器,因為是做電腦這一行的,這些東西看起來就像史前時代的工具一樣。新大樓的後棟下面兩層樓在展示船,三樓和四樓則是展示飛機,從小就喜歡飛機的我自然大部分時間都待在上面的樓層裡,尤其是這裡還有一些曾經在電腦遊戲裡面駕馭過的戰鬥機呵。這一棟專為展示這些船和飛機的建築裡用鏡子反射陽光的間接照明方式很別出心裁 (是啦,據說埃及人老早就知道這種照明發法了)。
科技博物館的前身是一個火車站,除了博物館的本體建築之外,原本軌道的空間改建成一座公園,裡面還搭建了風車和水車。而原本火車站裡的列車調度中心還在,環繞著調度轉盤的兩棟圓弧形的火車停車廠裡停放了很多輛蒸汽火車頭和幾節乘客車廂,夾雜在實體火車之間的是更多的火車頭和車廂的模型。
好了,今天也該逛夠博物館了。到車站改搭行駛在高架軌道上的市郊鐵路 S-Bahn,目的地是位在前東柏林境內的 Fernsehturm 電視塔。這座三百多公尺高的水泥塔頂端的球形結構裡面設置有觀景台,而我今天最後一個行程就是到這裡從高處俯瞰這個城市。
像一座小森林的 Tiergarten 公園是最顯眼的地標,公園邊上的 Brandenburger Tor 可以看的很清楚,附近的 Unter der Lindan 和博物館島就在腳下,而昨天去過的 Sony Center 也看的到,可是除此之外,更遠一些的景點就很模糊了,只分辨的出 Spree 河和幾條運河貫穿這座城市。走進這座塔的時候雲層已經遮住太陽了,在觀景台上繞著走了兩三圈之後西邊的天空變得更黑,然後薄霧開始在公園上和河面上聚集,能見度也愈來愈差。等到離開這座塔的時候外面已經下起一陣不小的雨。
淋一點雨是蠻愜意的,不過淋到全身溼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在雨中快步走回車站之後,隨便吃點東西權充晚餐,然後以一歐元的價錢買了一大盒草莓準備晚一點當宵夜,就直接回旅館了。
晚上看到電視新聞才知道今天柏林有克里斯多夫日同性戀遊行 (Christopher Street Day)。遊行的路線和我今天的行程正好完全沒有重疊,倒是也沒有特別因為錯過這個節目而感到可惜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