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04, 2008

這趟美東及加東之旅的照片整理在這些網路相簿裡。

美國東部:



加拿大東部:

後記:

這一趟到美國和加拿大東部的這幾天大多是遇到陰陰雨雨的,但是很幸運的是我到克萊斯勒大樓頂樓和我到尼加拉瀑布的那兩天都是好天氣,讓我在登到高處時看風景時都可以擁有很好的視野。

大概真的是長得一張問路臉吧,在國外被問路對我來說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了。這趟出國發現我大概也長了一張照相臉,不知道是不是拿著一台裝著鏡頭的數位相機的關係,別的遊客常常找我幫忙拍照。

搭有機上個人娛樂系統的長程飛機的好處之一是不必等到前一陣子的熱門電影出 DVD 就可以在飛機上把這些電影都看過一遍。而如果飛機上裝的是隨選視訊系統的話,更可以隨自己喜好的時間看想看的影片。長榮、國泰和新加坡航空所有艙等的新一代個人娛樂系統都有隨選視訊,所以以後出國大概都會繼續搭這幾家航空公司的飛機。

紐約大概一整年遊客都是這麼多,可是這一趟去的其他幾個地方就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旅遊季節還沒真正開始。在旺季之前到這些地方的好處是遊客沒有那麼多,景點排隊不用排很久,照相也比較容易選擇好一點的角度;缺點當然是有一些景點還沒開放,而有開放的景點營業的時間也比較短,所以時間的安排得更緊湊。

照片集
飛過北極也就通過換日線進入五月四日了。飛機飛過西伯利亞、蒙古、黃土高原和四川盆地,終於在黃昏中降落在香港機場。為了對飛機延遲一個小時表示歉意,國泰航空發給每個乘客價值五十美金的機上免稅商品禮卷。是蠻貼心的一項表示,可是也不禁要問飛去紐約那一趟延遲的更久,為什麼就什麼表示都沒有?

照片:晚霞下的珠江三角洲



照片:個人螢幕上紐約到香港的航線 (電子地圖有點笨,航線畫到螢幕最右邊之後又從最左邊繼續)


照片:這一趟搭的是國泰航空最新的波音 777 「亞洲的世界城市」彩繪機 (紐約甘迺迪機場的候機室沒有可以照相的角度)


照片:個人螢幕上香港到桃園機場的航線



前一天 | 後記

Saturday, May 03, 2008

到多倫多機場搭早上的飛機到紐約拉瓜迪亞機場,這才發現原來從加拿大飛美國時,美國入境的海關檢查是在加拿大機場就要事先辦好的。紐約和多倫多都籠罩在霧裡,還好霧還沒有濃到影響飛機的起降。

照片:飛行途中看到突出在雲端的多倫多高樓和 CN 塔



照片:加拿大航空連區間客機的經濟艙都有個人觸控式螢幕和 USB 充電座



從拉瓜迪亞機場搭計程車直接到甘迺迪機場,其實沒有那麼趕時間,不過司機還是很努力的一路超車飆到機場。

而且國泰的班機還是因為機械問題延遲了一個小時才起飛。和從香港飛來紐約時為了利用噴射流而採用緯度比較低的航線不同,從紐約飛回香港的班機就採用直直朝北飛到接近北極,然後再一路往南飛到香港的大圓航線。因為是坐在走道邊的座位,為了拍北極圈的照片,我有事沒事就跑到飛機最後面的那個機門去,也因此認識了一個帶單眼相機來機上拍照的大陸人。

照片:加拿大東北的冰冷峽灣



照片:北極圈內覆蓋在冰雪中的山脈和冰河



照片:該是全球暖化的證據吧,北極的冰山有一堆裂縫



照片:飛機飛到地球的頂點



前一天 | 下一天

Friday, May 02, 2008

今天又是個下雨天,所以很自然的也是個走進博物館的日子,目標是位於多倫多大學區,號稱是全加拿大最大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Royal Ontario Museum)。似乎在舊建築旁邊興建新的現代化建築是近來博物館改頭換面的新趨勢,所以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在原本的古典建築旁邊也興建了一棟幾何結晶形狀的新館。

照片:晶體狀的後現代建築黏接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原本的古典建築上



照片:新舊建築連接處創造的空間成了博物館的大廳



博物館的地下二樓是達爾文的演化論特展。這個特展是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和倫敦及紐約的自然史博物館等幾個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合辦的,透過介紹達爾文的生平以及他在旅行中找到的證據,介紹達爾文為現代生物學奠定基礎的演化論。

為了保護聖經的創世論,美國創造了一派智擇論,號稱生物的改變不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是有更高層次的力量在決定演化的方向。這個特展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在說明所有的科學證據都指出演化是天擇的自然結果,而智擇的理論只是某些宗教人士畫地自限的說法。

照片:提到演化論就不能不提到加拉巴哥島的陸龜



博物館一樓的西翼介紹著東亞的中日韓三個文明,對中國的介紹尤其詳細。有點驚訝的發現這邊收藏了非常多中國文物,而且所有的文物依照各個朝代排列,藉以介紹中國數千年的歷史。

照片:明朝時代的墓門整座被搬到這裡展示



一樓的東翼則是介紹加拿大自己的文化傳承,一個展覽室介紹英國和法國殖民的歷史,另一個展覽室則介紹加拿大原住民的文化。從加拿大以第一批居民 (First Peoples) 稱呼這些最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又盡力以原住民的眼光籌劃關於他們的展覽來看,加拿大是很重視這些在這片土地上生存最久的居民的。

照片:博物館為保存原住民工藝而依古法建造的獨木舟骨架



博物館的二樓的主題是自然史。恐龍和冰河時期的哺乳動物的化石是這層樓最受歡迎的展示,而這邊還有一個佈置成鐘乳石洞的展示介紹蝙蝠的生活。不過就教育意義來說,以加拿大的野生生物為主題的生物多樣性展示,說明愈多不同種類的生物愈能維持一個平衡的生態系,才是這邊最重要的展覽。

照片:一群小朋友興味盎然的聽著恐龍的故事



照片:博物館二樓也展示了許多鳥類標本



博物館三樓的新館介紹非洲、美洲、中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南島等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以客觀公正的觀點介紹這些民族的歷史文化,也以相當的篇幅介紹他們的生活現況,可以感覺到這個博物館的立場十分尊重每一個不同的文明。

照片:台灣的泰雅族也有專屬的展示櫥窗



三樓的西翼介紹著希臘和埃及文明,埃及展示室裡面人聲鼎沸,希臘展示室就有點門可羅雀了。三樓東翼的幾個展示間裝潢成歐洲各個時代的房間,從中古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維多利亞風格到現代主義,介紹歐洲裝潢的歷史。另外一區的展示室則選擇了玻璃藝術和盔甲武器等主題介紹歐洲的文化。

照片:雅典衛城的模型



照片:在加拿大,介紹盔甲的地方當然也要展示冰上曲棍球的謢具



四樓有一個上海萬花筒的特展,展出民初時代上海的照片,可惜特展要禮拜天才開放參觀,也就只好作罷。四樓的常設展覽則是關於衣著文化,或許是為了變換風格吧,這邊除了介紹西方的紡織品和服裝,也有一個展示櫃裡放著清朝的服裝和紡織品。

照片:三個遊客專心的看著西裝縫製過程的介紹



離開博物館時天空還是陰沉沉的,但是至少雨已經停了。來到多倫多市東邊的釀酒區 (Distiller District),這邊曾是一間蒸餾酒廠,現在則改裝成一個綜合娛樂購物商業中心。

照片:剛到釀酒區時看到這個景象還以為整個釀酒區都在施工重建



照片:再往裡面走才發現釀酒廠的紅磚建築都還保存的很好



或許是因為這邊已經是城市邊緣了,再加上現在是上班日下午的關係,釀酒區這邊沒有幾個遊客。走在酒廠的紅磚建築間,輸送管線和通道在頭上交錯而過,兩旁的建築裡開了許多畫廊和餐廳,還有許多工作室。雖然在沒什麼人的陰天走再這裡別有一番氣氛,但是可以想像在天氣好的週末午後這邊一定非常熱鬧。走進一家餐廳品嚐他們自己釀的啤酒,稍坐一下,也該是回旅館整理行李的時候了。

照片:整個釀酒區空蕩蕩的沒有什麼人



照片:釀酒廠的啤酒槽正冒著蒸氣



照片:回程的路上發現昨天先去 CN 塔是正確的決定



前一天 | 下一天

Thursday, May 01, 2008

鬧鐘其實是調到八點的,可是不知怎麼,正好在六點多日出的前一刻醒來。站在高樓看日出的感覺非常棒,何況眼前還有瀑布的美景呢。

照片:太陽從美國瀑布後方升起



離開旅館後開車往尼加拉河的下游走,首先來到白水步道 (Whitewater Walks),買票搭電梯到峽谷底端,順著河邊的木頭棧道走,沿途看到的都是從瀑布流過來的洶湧急流。看到猛烈沖刷河谷的水流居然還是這麼清澈,大概真的是水流量太大,河水沖刷起的砂石不足以污染河水吧。

照片:連接美國和加拿大的漩渦橋



照片:白水步道得名自碧綠色河水上激起的白色水花



繼續往下游走,來到漩渦纜車 (Whirlpool Aero Car)。尼加拉河谷有一個急轉彎,洶湧的河水經年累月下來將河岸沖刷出一個大緩衝池,而現今流向不同的河水在池中激起無數的漩渦。漩渦纜車橫跨這個漩渦池,讓遊客可以從正上方觀賞衝突的流水激盪出的亂流。這台纜車只有一個站,行駛到漩渦池對面後就直接往回開。為了讓所有的乘客都可以看到各個方向的風景,纜車的駕駛在纜車停下來改變方向的時候還很貼心的要求所有的乘客交換站立的位子呢。

照片:大角度的轉彎迫使河水切割出巨大的緩衝池



照片:從纜車上俯視正下方的漩渦



回到尼加拉瀑布。想說雖然角度不太一樣,但是我的旅館房間的高度和觀景塔 Skylon Tower 的展望台高度差不多,也就決定不上去塔上看瀑布了。開車回到多倫多機場,還了租來的車,改搭機場巴士進入多倫多市中心。到旅館登記,然後上網報到後天回台灣的班機之後,再走出旅館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

照片:踏上回程之前先去看了一下美國的水力發電廠



直接來到多倫多最有名的 CN 塔。這座塔的實際高度比台北 101 還高,而且有兩個展望台。搭電梯到 346 公尺高的展望台後,還要換搭另一部電梯才能到 447 公尺高的 Sky Pod 展望台。我決定直接先到號稱是全世界最高的展望台的 Sky Pod,從這裡看出去,幾乎可以看出地球是圓的。看過 Sky Pod 的景觀後,再回到一百公尺下方的主展望台,從這邊看出去的風景就一點都不吸引人了。主展望台有兩層樓,樓下那層有戶外陽台可以走出去吹風,還有透明玻璃地板可以讓人站上去試膽量。

照片:矗立在市中心高樓後面的 CN 塔



照片:從 447 公尺高度看下去的多倫多高樓群



照片:從 346 公尺高度看下去的多倫多高樓群



照片:骯髒的玻璃扼殺了騰空而立的感覺



照片:CN 塔連電梯都不適合有懼高症的人



回到地面,走過幾個多倫多的地標建築,來到市中心的 Eaton Centre 購物中心。幾乎所有知名的國際連鎖品牌商店在這裡都有分店 (星巴克和麥當勞還各有兩家分店),雖然台灣也買得到 Roots 的衣服,只是既然來了加拿大,不去 Roots 專賣店朝拜一下似乎有點說不過去。在美食街打發過晚餐,也就回旅館休息了。

照片:多倫多著名的市府大樓旁邊有邱吉爾的雕像



照片:購物中心的內部空間懸掛著飛鳥裝飾



前一天 | 下一天